經濟導報記者 戴岳
4月20日,中國人民銀行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公布,2022年4月20日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為:1年期LPR為3.7%,5年期以上LPR為4.6%。
自今年1月份1年期LPR、5年期以上LPR報價下調后,LPR報價已連續3個月“按兵不動”。那么,4月LPR報價為啥繼續維持不變?又透露出什么信號?
事實上,此前市場普遍認為,此次LPR變動的可能性不大。
4月15日,央行開展1500億元1年期MLF操作,中標利率為2.85%,與前期持平。而MLF利率是LPR報價的主要指導,從LPR報價機制看,當下在實踐操作中基本形成了“MLF利率下調-銀行綜合負債成本改善-LPR報價下降”的傳導機制。在本月MLF未發生變化的情況下,央行又宣布將于4月25日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25個百分點。而這是央行歷史上降幅最小的一次全面降準。
MLF利率不變,降準不及預期,再加上外部因素的制約,4月LPR報價不動并不讓人們感到意外。
央行今年穩增長的重點依然是寬信用,尤其是結構性寬信用,并不是頻繁降息。價格上,主要推動降低企業融資成本。而推動降低融資成本,主要是通過銀行讓利實體經濟實現,而不是通過持續的調降政策利率。
雖然本月LPR報價未下調,但這并不影響實體經濟降低融資成本,金融依舊在持續向實體經濟合理讓利,降低綜合融資成本。二季度,企業貸款利率和居民房貸利率會持續下行。近期“全面加定向降準”以及中小銀行存款利率浮動上限下調,都將在不同程度上為銀行節約成本。預計在監管指導下,這部分成本下降將充分向實體經濟傳導,推動銀行下調企業貸款利率。
不過,本月25日央行降準落地后,共計釋放大約5300億元長期資金,這些資金有助于推動銀行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并且提升信貸投放和債券配置能力。屆時,銀行間流動性會得到一定程度的充裕。也許,即便是下個月公開市場操作利率沒有發生變化,1年期LPR報價也會出現小幅下降。
那后續貨幣政策將如何發力穩增長?對此,央行多次強調,進一步加大金融對實體經濟特別是受疫情嚴重影響行業和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支持力度,向實體經濟合理讓利,降低綜合融資成本。
我們可以肯定的是,穩健的貨幣政策會進一步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多措并舉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相信隨著降準等總量工具落地,結構性政策有望加快推出,貨幣政策將堅持穩健基調,繼續發揮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同時兼顧物價走勢變化、發達經濟體貨幣政策調整等內外平衡,支持穩定宏觀經濟大盤,營造安全穩定的貨幣金融環境。
|